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省卫健委精心指导下,我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主线,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一、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继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市第一人民医院被列为省级现代医院管理试点医院,积极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监测、调整机制,实行医疗服务价格分类管理。制发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全面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完善公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
2、认真落实国家药物政策。一是加强短缺药品保障供应工作。着力建全市级短缺药品信息采集、报送、分析、会商制度和分级应对机制,做好全市短缺药品的监测预警、信息上报和应对处置工作。二是坚持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管理,并全部执行零差率销售;不断强化补助资金管理和监督,促进补助资金、配套资金及时拨付到位。三是加强药品供给监控。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医院药品采购、出入库、使用等情况进行全程监测,阳光操作。
3、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断深化医疗联合体建设。初步构建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目标,推进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进行相对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公共卫生职能的专科联盟。
(三)扎实推进健康扶贫工程
1、实施健康扶贫再提升工程。持续完善贫困人口“五道保障线”,切实减轻贫困家庭医疗费用负担。加大贫困人口免费救治和重大疾病专项救治力度。继续实施“光明·微笑”工程等8种重大疾病免费救治,加强免费救治定点医疗机构动态管理。全面落实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大病集中救治工作成效,我市今年城乡贫困人口重大疾病专项救治病种增加至20个病种。
2、不断提高基层服务能力。一是推进村卫生室建设。我市55所村卫生室建设被列为市政府2019年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同时被纳入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目前已完成全部完成建设任务。二是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在职乡村医生业务能力,加大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力度等。
(四)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1、扎实构建高效医疗服务体系。一是着力打造人文医院。努力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深度挖掘改善群众就医体验的优秀案例。倡导推崇人文领导、人文精神、人文管理、人文服务、人文环境,将每个医院建设成“有温度的医院”,努力打造属于景德镇自己的健康文化身份和医院名片。二是建设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开发运用院前协同救治平台,推进院前院内服务一体化管理。三是加强学科建设。持续实施“名医带名科,名科创名院”战略,通过前期申报和评审,确定了市一院神经内科等10个学科为全市医学领先学科。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在电子健康卡应用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电子健康卡应用范围。
2、全面助推“健康景德镇”建设。一是以“奉人民为上、视群众为友、与健康同行”活动为契机,推进基层卫生便民利民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公布“便民十项公开承诺”、组建49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全方位满足医疗服务新需求。二是积极融入“中医强省”战略布局,乡镇卫生院中医馆覆盖率达74%。市中医医院成功加入国家区域(华中)中医脑病专科诊疗中心建设联盟,并被国家中管局列为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建设单位。三是做好中央领导人来景调研、国际马拉松赛、瓷博会、国际陶瓷灯会等各项医疗保障工作。
(五)全力做好“创国卫”工作
大力开展春季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全面开展健康社区、健康家庭建设;认真抓好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顺利通过国家爱卫办对我市“创国卫”申报材料的审核,成功申报一批国家级卫生村镇。
(六)继续做好公共卫生服务
1、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全市适龄儿童各疫苗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大于90%。认真做好以登革热、流感、手足口病和霍乱为重点的各种传染病防控工作。抓好艾滋病、结核病防治,做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加强职业与放射卫生监测,实现全市消除血吸虫病目标等。
2、卫生应急工作。开展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应急“以练代评”活动,认真做好汛期救灾防病工作,做到灾后无大疫。参加全省卫生应急队伍“大演练、大展示、大比武”活动,我市取得全省团体排名第二的好成绩。
3、卫生健康综合监督执法工作。加强综合监督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综合监督执法水平。严厉打击非法行医,严肃查处“两非”行为。做好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学校、职业及放射、餐饮具消毒等卫生监督,完成中央重要领导人来景、瓷博会等重大活动期间公共场所卫生安全保障工作。不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全力做好双创双修、整治“四小”行业及校园周边环境工作等。
5、妇幼健康和计生工作。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等工作,继续做好重大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着力推进公共场合标准化母婴设施建设,不断强化妇幼健康医疗质量监管等。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利导政策。
6、老龄健康工作。建立完善老龄工作体制,积极做好老年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工作。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全市65岁以上老年在各社区服务中心(站)免费享受体检项目。稳步推进医养结合和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积极开展老龄健康工作调研等。我委老龄健康调研论文《景德镇市农村留守老年人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入选国家《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高端研讨会论文集》,并获邀参加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五部门共同举办的“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高端研讨会”。
二、2020年工作计划
(一)构建大卫生大健康格局、着力推进健康景德镇行动。一是结合健康中国、健康江西战略,全力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探索新时期医养结合新模式、新路径、新产业。着力满足不同人群多样化、差异化的健康新需求,真正构建起覆盖孕育、成长到养老全生命周期的“大健康”服务体系。二是要优化医疗卫生体系,让我市基层医院更多地衔接市级优质医疗资源,加强乡镇、社区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培训,加强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加强疾控体系建设,开展职业病防治,努力实现大卫生大健康的全覆盖。三是要提供优质公共卫生服务。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继续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等。四是要全面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健康教育计划。推动健康教育进课堂、进家庭、进社区、进乡村、进单位。
(二)纵深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优化卫生健康资源配置。一是努力谋划好“十四五”规划,积极策应“景德镇国家陶瓷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做好配套的卫生健康资源储备。二是要纵深推进医联体、医共体建设,特别是要扎实做好乐平县域综合医改工作。多措并举助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落实落细,既要“签约”,更要“履约”。三是继续加强公立医院学科建设。对已评选出的优秀学科项目要不断研究、深入探索,努力将学科优势发挥到更高水平,真正实现特色学科带动医院整体发展的目标。
(三)持续推进人文医院建设、贯彻实施人才兴卫战略
一是将“人文”融入到精细化服务中。以细节为抓手,全方位地为患者及家属提供精致贴心的人文关怀和服务。继续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氛围。二是继续实施好“人才兴卫”战略,坚持引智纳贤、聚才治卫。将人才培养纳入卫健行业“十四五”规划中,积极探索招才引才机制,拓宽视野、创新方法,加大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力度。三是合理优化人才结构。在加大高层次医护人才培养力度的同时,也要注重管理岗位人才的培养力度。如信息化技术人员、专业财务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岗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