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邵园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建议”(第95号)已收悉,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关注与关心。现将涉及的有关工作和下一步计划答复如下:
一、关于“合理优化资源布局,大力改善基础条件”方面
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各县(市、区)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用于卫生院能力建设,浮梁县蛟潭镇中心卫生院和鹅湖镇中心卫生院各申请6600万专项债用于卫生院整体搬迁,昌江区鲇鱼山镇中心卫生院申请5500万专项债用于建设昌江区中医医院。二是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3家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每周定期选派骨干医师到所属卫生院坐诊,安排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与基层机构结对签约的方式对口支援基层,共计下派71人,支援41家基层机构,累计帮扶覆盖90%的基层机构,今年实现全覆盖。三是实施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建设、社区医院建设、县域次中心和特色科室建设、基层慢病管理中心建设、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建设、智医系统建设等工程。依托基层医疗机构建成次中心2家、特色科室20家、慢病管理中心5家;全市优质服务基层行注册机构已全部达到基本标准,达到推荐标准的有4家,占比8.7%;纳入医保定点管理的村卫生室603个,86.57%的村卫生室达到基本标准,10.8%的村卫生室达到推荐标准;实现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
二、关于“充分保障乡医待遇”方面
一是落实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机制。落实乡村医生公共卫生、基药补助及一般诊疗费补助发放,做好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岗位补助和养老生活补贴资金申请、审核及下达工作。2025年度乡村医生养老保障生活补助资金申请572人,共计39.24万元,乡村医生省级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申请1040人,共计187.2万元。 二是做好乡村医生执业再注册工作。依据《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规定,指导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开展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有效期满再注册工作,完善乡村医生执业注册信息,做好注册信息网上填报工作,已完成全市993名乡医执业证书再注册。三是积极推动“乡聘村用”。浮梁县成功争取县政府支持,对19个巡诊的村卫生室实施乡聘村用,35人参加报名考试,14人录用到村医岗位,其中3人为临床医学专业大专毕业生,县财政按每名村医5.4万元/年纳入财政预算,村医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珠山区、昌江区各3个卫生室也实行了“乡聘村用”。
三、关于“加强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基础”方面
一是开展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2024年遴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干全科医生1名、骨干人员6名、乡村医生11名参加国培项目;依托“云鹊医APP”平台以及华医网平台对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层公卫人员开展线上业务培训;邀请省级公卫专家对全市从事公卫服务工作人员开展全市基本公卫服务暨基层慢病规范诊疗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二是探索乡医退出机制。从2023年开始,乐平市针对乡医老龄化严重现状,引导全市年龄满70岁的乡医退出村医岗位,岗位空缺后由近几年毕业的农村医学定向订单生予以补充,退出村医岗位的老乡医则作为公卫辅导员,对订单生进行传帮带,由乡镇卫生院每月发放400元工作补助,对在乡医岗位工作满20年的另外再发放每月300元的生活补助,截至目前,共有76名70岁以上乡医退出,另有2名60-70岁的乡医主动退出,缓解乡医队伍老龄化问题。三是引导45岁以下乡医报名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以县(市、区)为主体,对全市45岁以下乡村医生进行全面摸底并建立台账,乡镇卫生院统一收集报名材料,县(市、区)卫健委提前预审,目前共计报名155人。组织报名村医到县级医院进行操作培训,由更专业的医师指导强化实操技能,并对考过人员予以奖励。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实施大学生村医专项计划。联合编办、财政、人社部门协同推进,充分利用好大学生乡村医生政策,优先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人需求,动员乡镇卫生院拿出空编开展招聘,盘活用好存量编制,落实招聘人员入岗上编,改善乡医队伍架构,缓解乡医老龄化问题。
(二)推进乡村一体化。依托医共体建设的推进,将符合条件的公办村卫生室逐步转为乡镇卫生院延伸举办的村级医疗服务点,所在卫生室的村医实行乡聘村用,其他零差率卫生室深化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做到医共体内“一盘棋”。形成精准引才-系统育才-长效留才闭环管理,打造可持续的人才生态链,破解基层卫生人才“空心化”难题。
(三)推进省智医系统迭代应用。进一步提升对智医系统医疗、公卫、签约服务及村医使用功能的应用深度,强化省智医系统与医共体平台及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实现上级医院检查检验及出院记录共享,搭建双向转诊平台,打破诊疗的时空限制,畅通医共体内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和一站式服务。
再次感谢您对基层卫生健康事业的深切关注!我委将持续跟踪建议落实情况,期盼您继续支持和监督。
附件: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
景德镇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