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黎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疫情冲击下提高健康素养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工作,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开展健康素养促进工作。积极开展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实施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针对重点疾病和重点领域大力开展健康促进工作。在各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健康素养促进工作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居民健康素养率逐年提升,2021~2023年居民健康素养分别为22.60%、25.30%和27.26%。
2023年我市健康素养水平总体呈现以下特点:性别分布方面,女性高于男性;年龄分布方面,25~34岁年龄段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最高,且年轻人的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年龄较长者;文化程度方面,表现为文化程度较高者其健康素养水平较高。因自然条件、经济基础、文化程度等多因素影响,我市不同人群在教育、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信息资源获取等方面存在不均衡,中老年人以及低文化程度者接受健康教育知识、获取信息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弱,也是我市今后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人群。
二、所做工作
(一)举办健康科普比赛,提升科普讲解队伍能力
举办2023年全市健康科普讲解“达人”大赛,创新地融入“达人大赛+健康包+现场直播”,全市医疗卫生行业27位选手参加比赛,社区居民积极参与。举办了2023年全市首届家庭健康素养技能比赛,7个家庭代表队参加了比赛。比赛内容包括海姆立克急救法、骨折外伤 急救、正确拨打120急救电话、儿童青少年近视预防和膳食减盐技巧6个不同的健康主题。内容精彩,形式活泼,广泛引导家庭树立健康理念,提升居民家庭健康素养水平。
(二)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健康科普宣传力度
建立“热点分析工作群”,收集相关热点制作短视频和编写科普文章,2023年全年已统计热点700余条,推送健康科普专栏稿200余条,健康景德镇抖音号发布健康短视频149条,总播放量上百万。开展抖音直播9期,建立健康科普小知识合集、中医技能展示合集,共32集,播放量13.3万。更好地丰富了人民群众对健康的理解和认识,逐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水平,充分发挥了卫生健康委的宣传喉舌作用。
(三)推动健康科普下基层,关注农村重点人群
开展2023年健康科普“暖冬行动”和健康科普进基层活动。组织130名医务人员分别深入到昌江区丽阳镇余家村、浮梁县峙滩镇,为当地的村民们带来一场义诊活动和健康科普文艺汇演。通过将健康科普知识与艺术相结合的方式,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健康知识传播,打造景德镇特色健康传播品牌。
(四)完善专家队伍和服务体系,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成立了市社会心理服务志愿者协会。组织专业人员参加了江西省“966525”社会心理服务热线工作。成立了江西省“966525”景德镇大队。2023年市社会心理服务志愿者协会组织协会的专家、志愿者分别开展了系列“检爱同行进校园”“平安江西建设心理健康大讲堂”等活动,走进机关、医院、学校、部队、街道、社区等基层举办了583场心理健康科普讲课,受众人数31061人。
三、下一步工作方向
(一)多部门联动为健康促进提供坚实保障
与医保局等相关部门积极沟通,将健康体检纳入医保范围,提高群众自我查体意识,并积极解决查体中存在的问题,让群众自己成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养成各种良好生活习惯。与市人大等相关部门积极协调沟通,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健康促进”相关政策法规执行力度。
(二)全范围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围绕健康景德镇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建设社区健康小屋,办好健康大讲堂、名医名家讲堂,开展健康教育进家庭、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等“六进活动”。结合慢性病、传染病、地方病等重点疾病,有针对性做好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健康教育工作,确保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每年至少提升1个百分点。
(三)高水平壮大健康教育讲师队伍
完善市级健康科普专家库建设,依托医疗卫生单位,组织健康讲师深入农村、社区、学校等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同时组织健康教育宣传培训,为基层健教培育骨干。创新健康教育阵地。通过打造健康机关、健康校园、健康企业等健康细胞,为健康教育阵地扩容添活力。
持续推进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工作。县、市两级分别开展健康素养监测评估工作;全面开展省级健康促进县、区创建工作。进一步深化媒体健康科普栏目合作。联合市融媒体,开展健康科普栏目,让老百姓能够通过直观的节目接收到权威专业的健康科普信息。加强新媒体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市卫健委官方网站、卫健委微信、新浪微博、抖音“健康景德镇”等新媒体平台发布专业健康科普知识,不断提升群众防病能力,提高我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卫生健康事业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卫生健康工作。
附件: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情况征询意见表
景德镇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