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更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将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9月12日,市卫健委联合景德镇学院共同开设的《中医与生命健康》选修课正式启动,正是对国家相关要求的积极响应,也是我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青年学生健康素养的重要实践。
当天19时,该选修课首堂课程在景德镇学院如期开课。开课前期,首先举行了开班仪式,市卫健委、市中医医院以及景德镇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与近百名选修课程的大学生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标志着我市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工作中迈出实质性步伐。
据了解,《中医与生命健康》选修课面向景德镇学院非中医药专业学生开设,由市中医医院8位专家组成授课团队,旨在以“科学化、通俗化、实用化”为原则,将中医药这一古老智慧引入校园。课程每周五19:00—19:45、19:50—20:35分两节课开展,内容涵盖中医药文化概述、中医养生与推广运用、中医与外科疾病防治、中医与健康减重、中医与运动医学、中医与女性健康、中医治未病、中医适宜技术与自我保健等八大模块,既系统讲解中医药历史渊源、理论体系,又聚焦大学生常见健康问题,传授食疗、穴位按摩、八段锦等简单易行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治未病”理念,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学生们听得全神贯注,眼神中对知识充满了渴望。当主讲老师提出问题时,台下的学生纷纷踊跃举手,竞相回答,气氛热烈非凡。有的学生在认真记录重点内容,字迹工整而迅速;有的学生则用手机拍摄课件重点,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关键知识点。整个课堂氛围活跃而有序,学生们在其中尽情汲取着中医药文化的养分。
开设《中医与生命健康》选修课,不仅是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的重要举措,更是落实健康中国建设要求、提升青年学生健康素养的具体行动。通过课程学习,既能让大学生深入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又能帮助学生掌握实用的健康技能,为终身健康奠定基础。